轉貼網路分享文章~
搞定5個居家常見小麻煩,生活更舒服
在安靜的辦公室或重要的場合,突然發出「咯、咯」的打嗝聲卻無法抑止,引人注目?
這些生活中常見的惱人小麻煩,總令人難以啟齒,有人會在「不好意思看醫生」、「這很常見啊!不用看醫生吧?」的不確定間擺盪,有人則抱持「反正先去看醫生再說」的念頭。
其實,許多常見症狀是能自行初步判斷,排除就醫的必要,在家就可以解決的。同時,你也可透過閱讀本書,累積知識、學會分辨,判別有些症狀不可輕忽,應即刻就醫。
《就
醫前的120個居家療法》邀集全美最佳醫院──梅約醫學中心的專業醫療團隊,針對上百種生活中常見的病症,引導大家了解病症發生的原因,提供實用又健康的
方法。告訴你如何判斷就醫的必要與時機,讓每個人都能先行在家進行簡易的照護,不僅能減少使用健保卡的頻率,更有助於及早發現問題,自我預防和管理疾病。
書
中也援引最新資訊,介紹常見且會致命的急症,說明在面臨危急狀況時,可以採取的急救措施。例如,當須進行CPR急救時,即使沒做口對口人工呼吸,仍有機會
挽回一條性命,以及如何使用台灣即將在公眾場所設置的AED(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),按圖索驥的說明,可做為急救箱旁必備的好夥伴。
以下從書中挑選5個常見惱人症狀,教你不用擔心:
一、口臭
成因
有
許多原因會導致口臭,口腔可能就是禍首。食物殘渣經細菌分解後,附著在牙齒周圍,會散發異味。睡覺時或抽菸後,口腔黏液分泌不足、變乾,老廢細胞容易堆積
在舌頭、牙齦和頰部,它們被細菌分解後,也會產生壞口氣。食用洋蔥、大蒜等有強烈氣味的食物,也容易造成口臭。不過,口臭也可能是肺部疾病、糖尿病或肝衰
竭等疾病警訊。
下列步驟有助改善或預防口臭:
1.吃完東西就刷牙:可在工作場所準備牙刷,每天至少刷兩次牙,每次2~3分鐘。
2.刷舌苔:輕輕刷洗舌頭,移除老廢細胞、細菌和食物殘渣。使用軟毛牙刷或舌苔清洗器,盡量將舌根部位清潔乾淨,因為細菌容易聚集在舌根部位。
3.每天使用牙線:牙線使用得當,有利於清除食物殘渣和齒縫間的牙菌斑。
4.清潔假牙:如果配戴牙套、局部或全口假牙,每天至少要徹底清洗1次或依牙醫師指示清潔牙具。
5.少吃氣味強烈的食物:如洋蔥、大蒜和辣椒等氣味強烈食物,易停留在口腔裡久久不散。
6.補充足夠水分:為了保持口腔能夠分泌足夠黏液,應飲用充足的水,而非咖啡、汽水或酒精飲料。
7.嚼口香糖或薄荷葉:最好是無糖口香糖,或者吸吮糖果,刺激唾液分泌,能幫助清除食物殘渣和細菌。如果有長期口乾舌燥的問題,建議跟牙醫師或醫生討論,開立人工唾液製劑或口腔用藥,刺激唾液分泌量。
8.來片新鮮的洋芫荽(巴西里):嚼食洋芫荽能暫持掩蓋住壞口氣。
若試過上述辦法仍無法使你有好口氣,建議找醫生或牙醫師討論。
二、頭皮屑
成因
頭皮屑是種慢性病,頭皮嚴重發癢、脫屑的成因很多,包括乾性肌膚、刺激性和油性肌膚(脂漏性皮膚炎)、牛皮癬、濕疹、類酵母菌的黴菌(馬辣塞菌)感染、洗頭次數不夠,還有頭皮對護髮產品敏感(接觸性皮膚炎)。
想要治療頭皮屑,你可以:
1.定期洗頭:使用溫和、無藥性的洗髮精輕柔按摩頭皮,幫助頭皮屑脫落,徹底沖洗乾淨。
2.
使用含藥成分的洗髮精,特別是頑固型頭皮屑:尋找含?硫鋅(Zinc pyrithione)、水楊酸(salicylic
acid)、煤焦油(coal tar)、硫化硒(selenium sulfide)成分的洗髮精,抑制橢圓形皮屑芽胞菌。含抗黴菌藥(1%
Nizoral)的非處方洗髮精,會殺死寄生在頭皮上,引起頭皮屑的黴菌,或可由醫師處方使用。
3.謹慎使用焦油類洗髮精:髮色淡或有白頭髮的人使用此類產品,容易出現棕色污漬。頭皮也會對陽光敏感。
4.減少使用造型產品:髮膠噴霧、造型凝膠、慕斯和髮蠟容易使頭皮出油。
5.健康飲食:鋅、維生素B和某些脂肪,或許有助於預防頭皮屑。
6.來點陽光:曬太陽有可能利於抗頭皮屑。但為避免紫外線傷害皮膚與罹患皮膚癌的風險,千萬別做日光浴,花點時間做戶外運動即可,而且一定要在臉部和身體塗防曬產品。
7.嘗試茶樹精油:塗抹這類草藥產品似乎能減少頭皮屑。茶樹精油是從澳洲茶樹葉萃取提煉製成,過去一直被當成消毒劑、抗生素和抗黴菌劑。不過,要注意有些人可能會對茶樹精油過敏。
嬰兒也有頭皮屑?
有一種專門找上嬰兒的頭皮屑,又名搖籃帽,指頭皮出現硬殼似的附著物,脫屑脫皮,最常見於新生兒,但也可能發生在嬰兒期任何時候。對家長來說,搖籃帽令人擔憂,但其實沒有危險性,通常等寶寶1歲後,就會自動消失。
如何治療搖籃帽?
1.用手指或粗毛巾輕輕擦拭頭皮,使頭皮屑脫落。
2.每天用溫和嬰兒洗髮精幫寶寶洗頭。
如果頭皮屑不易脫落,塗上凡士林或幾滴礦物油在寶寶的頭皮上。等幾分鐘,讓油脂吸附軟化頭皮屑,接著替寶寶梳頭或洗髮沖掉。若沒有沖洗掉,頭皮屑留在頭皮上,反而會使情況惡化。
三、打嗝
成因
打嗝是分隔胸部和腹部的橫膈膜不自主地收縮,每一次不自主收縮後,聲帶也會突然緊閉,發生「咯、咯」聲,通常只會持續幾分鐘。
許多人都有治打嗝的妙方,但有些人(約每10萬人有1人)打嗝可能會持續數月之久,儘管試過各種方法還是無法停止。許多因素會引起打嗝,但鮮少是潛在疾病的先兆。
沒有任何方法可保證一定能止住打嗝。如果打嗝長達數分鐘還停不下來,而以下方法可以緩解不適:
1.吞1湯匙的糖
2.對紙袋吹氣和吸氣
3.用冰水漱口
4.暫停呼吸
如何預防打嗝呢?避免接觸會讓人打嗝的東西,能幫助降低打嗝的頻率。例如:
1.大吃大喝
2.碳酸飲料或酒精
3.溫度急速變化
4.興奮或情緒壓力
如果打嗝超過48小時或嚴重到影響進食或呼吸,建議就醫。
四、動暈症(暈車、暈船)
成因
任何交通工具都可能引起動暈症,如船舶、飛機、火車或汽車。症狀可能突然發作,包括深感不適、冒冷汗、眩暈和嘔吐。一般說來,當動暈症狀發作結束,才會逐漸舒緩。愈常去外地旅行或事前做好準備,愈不易發作。
出發之前,你可以在劃位時:
1.坐船:要求坐在船艙的前面或中間,或者上層甲板。
2.搭飛機:找機翼前端的座位。
3.坐火車:選擇靠窗和前面,以及臉朝前的位子。
4.坐汽車:自己開車或坐在駕駛座旁。
如果容易發作動暈症,你可以:
1.注意看地平線或遠方靜止的物體,別閱讀任何東西。
2.靠座位椅背休息時,頭保持直立。
3.別抽菸或避免吸到二手菸。
4.呼吸足夠新鮮空氣。
5.用餐時別吃太飽,避免辛辣或油膩的食物和酒類。
6.出發前先服用非處方抗動暈藥物,如氯苯?井(meclizine)或氯苯鹼二苯安明(diphenhydrinate)。
7.可以考慮使用茛菪鹼(scopolamine)處方止暈貼片。在出發前數小時貼在耳後,效力可達72小時。使用前與醫生討論,但不適用於氣喘、青光眼或尿滯留的病人。
8若感覺不適,吃些餅乾有助於安定胃部。
如果動暈症狀嚴重,出發前可與醫生討論使用處方藥物,如茛菪鹼貼片,效力可達72小時,但會有口乾和其他副作用。
五、旅行時差
成因
如果搭飛機旅行飛越不同的時區,時間感仍以原來的出發地為主,稱為時差。體內掌管上床睡覺和起床的生理時鐘或晝夜節律,會被時差打亂,造成睡眠失調。
飛越時區愈多,愈可能有時差。身體需要花時間調整,當兩地時差每差1小時,就要多花1天適應。向東飛需要將生理時鐘調快,因為要再增加小時數,會比往西飛難調。
時差症狀因人而異,但通常有:
1.睡眠容易中斷
2.白天感覺疲倦
3.白天精神難以專注
4.感覺不舒服
5.肌肉痠痛
想要減輕不適或預防時差,你可以:
1.重設生理時鐘:在出發前幾天,開始依目的地時間調整作息。
2.清淡飲食並補充大量液體:大量水分可以預防在機艙脫水,但應節制飲用酒類和咖啡因飲料,因為會脫水、利尿,干擾睡眠。
3.避免在飛機上吃安眠藥:但抵達目的地前三晚,服用非處方輔助睡眠藥物可以幫助調整時差。
4.切換到目的地時間:抵達目的地後,依當地時間調整手錶。可以的話,別在第一天安排緊湊的行程。若要往東飛,最好能在傍晚降落目的地,讓你有夜晚睡眠來調整時差。
5.嘗試褪黑激素:使用褪黑激素有利有弊。研究指出,對於無法好好放鬆休息的人,褪黑激素可以助眠,有利調整時差。
157期 你吃的蛋安全嗎?
購買訂閱小劑量(0.5亳克)服用就有效,效果與較大劑量一樣。
睡前30分鐘服用或者與醫生討論適當的服藥時間,且服藥期間要避免飲酒。
副作用雖不常見,但可能會出現眩暈、頭痛、喪失胃口、噁心和失去方向感。
轉貼網路分享文章~
- Jan 20 Sun 2013 22:57
搞定5個居家常見小麻煩,生活更舒服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